北京行业网 > 国内 > > 正文

最近更新

每日热文:宁夏:小小一串葡萄 大大紫色梦想

2023-06-09 20:44:27 来源: 红网

万里碧空,纤云不染,在贺兰山巍峨背景映衬下,初夏的风,吹过葡萄园,摇曳的葡萄枝条已进入盛花阶段,连绵百里,绿意盎然。

6月9日,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、第三届中国(宁夏)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宁夏银川市开幕。本届博览会由农业农村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是中国首个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国家级、国际化综合性展会,也是宁夏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广的葡萄酒文旅展会品牌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21年和2022年,宁夏在连续举办9届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的基础上,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(宁夏)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,并明确将葡萄酒博览会作为永久性、品牌性活动长期办下去,不仅为宁夏葡萄酒发展带来机遇,同时搭建世界了解中国葡萄酒的平台。

“本次大会的主题是‘自然•创新•文化•生态’,这4个词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起来就是英文单词‘NICE’,寓意着美味的感受、美妙的体验、美好的愿景。”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、第三届中国(宁夏)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,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、秘书长雷东生说。

立足资源禀赋 小葡萄做成大产业

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。宁夏文旅厅供图

“贺兰山下果园成,塞北江南旧有名。”早在唐代,就有诗人书写宁夏河套平原的果园风光。元代诗人马祖常在《灵州》一诗中写道:“葡萄怜美酒、苜蓿趁田居”,这是宁夏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动写照。

“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”,立兰酒庄创始人、首席酿酒师邵青松说,从一开始,他就爱上了这片土地。

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处酿酒葡萄生产“黄金地带”和海拔1100米左右的种植酿酒葡萄“黄金海拔”,光照足、降水少,温差大、湿度小,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特有风土条件,造就了葡萄酒“色泽鲜明、甘润平衡、香气馥郁、酒体饱满”的特质。

从1984年酿造出第一瓶葡萄酒开始,宁夏始终坚持对标世界主要产区,借鉴世界先进模式,立足宁夏本土实际,经过近40年的开荒拓土、耕耘树艺,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,开展了日益广泛的国际合作,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葡萄酒产业、旅游、文旅融合发展之路,得到了业界和消费者的认可。

2021年,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和中国(宁夏)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大平台落户宁夏,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,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。2022年6月,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将葡萄酒产业作为“六特”产业之首,提出提升中国(宁夏)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国家级平台影响力,推进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。

宁夏先后出台了《中国(宁夏)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》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》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》《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暨实施办法》《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等政策性文件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。

葡萄酒是宁夏对话世界的语言,也是世界感知宁夏的纽带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宁夏葡萄酒品牌走出国门。在2023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冬季赛上,中国产区刷新纪录收获了3枚大金奖,全部由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获得。宁夏先后有6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获奖。

截至目前,宁夏贺兰山东麓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,种植面积达58.3万亩,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5%。产区现有酒庄和种植企业实体228家,年产葡萄酒1.38亿瓶,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近40%,综合产值达342.7亿元。

生态治理 戈壁荒滩变绿洲

志辉源石酒庄俯瞰图。西夏区委宣传部供图

“很难想象,3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矿坑,一棵树都没有,只有砂石和废弃的建筑材料。”记者来到志辉源石酒庄旁的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,负责人袁园回忆起曾经这里的场景,也不禁发出感叹,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

这座酒庄十几年前曾是一片砂石采矿塌陷区,近年来通过植被景观再造、水系建设、现代管网铺建等手段,华丽变身为一座集生态旅游、运动休闲和葡萄酒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免费开放的主题公园。

从矿坑到“花园酒庄”,附近的村民是最好的见证者。20年前,家住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的苏金萍成为建造防护林带的一员,她和其他工人一起填坑造林,根植绿色的“种子”,现在她已经成为源石农场负责人。

种葡萄需要灌溉。志辉源石酒庄的酿酒师杨伟明回忆,2015年之前,产区大部分酒庄采用的是大水漫灌,平均每亩需要300立方的水。“2016年开始,酒庄实施了滴灌改造项目,每年的灌溉水节省了一半,2020年,在政府的帮助下,又进一步实现了智慧化项目改造,特别是植株长势大小、病虫害检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,以‘绿’生‘金’的探索遍地开花。”

宁夏葡萄酒业的迅速发展,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多的变化。酿酒葡萄种植将贺兰山东麓35万亩荒地变成了绿洲,酒庄绿化及防护林建设大幅度提高了产区森林覆盖率,葡萄园“浅沟种植”成为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洪水拦蓄工程,减少了水土流失,构建起贺兰山东麓靓丽的风景线,成为不可多得的绿色生态屏障。

酒旅融合,探寻别样的“诗和远方”

贺东庄园里的百年老藤。人民网记者 穆国虎摄

位于贺兰山脚下的贺东庄园,是宁夏历史较为悠久的葡萄庄园之一,超3000亩的庄园内有225株百年葡萄老藤。

“我们设计打造的游园轨道小火车、火车红酒主题酒店,使游客抬头望见贺兰山,低头看到历史悠久的百年老藤,真正体验到‘归园田居’般的生活。”贺东庄园负责人龚杰说。

为了让游客“看得见”,还能“带得走”,90后酒庄负责人庄梓设计了40多辆红酒巴士,游客可以坐在巴士上边品酒边欣赏窗外风光,还能下车参观沿途酒庄和葡萄园,带动酒庄葡萄酒销售。
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西鸽酒庄的参观名额早早就预约满额,品鉴大厅和生产线内,随处可见国内外游客,这样的场景对于酒庄旅游拓展专员马英男来说,早已习以为常。

2021年,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授予宁夏“推荐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”称号,吸引了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的目光。目前,在宁夏百余家酒庄中,A级旅游景区酒庄已达14家,其中4A级景区酒庄4家,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35万人次,由旅游带动的葡萄酒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0%。

宁夏文化和旅游部门还发布了20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精品线路产品,研发推出5套贺兰山东麓配餐产品,以酒庄为点,将葡萄酒与宁夏特色美食融合,与周边旅游景区串联,使游客的酒庄休闲之旅体验感更强、旅游层次感更加丰富。

“自酿酒体验、品鉴休闲、观星露营……”在贺兰山东麓,酒庄旅游大火的背后,是“文旅融合”模式激发出的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新动能。

“这几年我们注重做好‘葡萄酒+’的文章,融合发展文化旅游、休闲康养、生态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,致力于将贺兰山东麓打造成为生态大景区、旅游目的地。”雷东生说,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葡萄长廊的美景、体验葡萄美酒的韵味,还可以在静谧的夜晚仰望星空,远离城市的喧嚣,搁下繁重的工作,给心灵放个假,感受不一样的诗与远方。

夕阳下,一望无际的葡萄园,翠绿的藤叶掩住黄土,贺兰山下的戈壁滩再也不是以往的模样。此时,所有人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:为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区而不懈努力。

[责任编辑: HY002 ]
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9562084